1、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两侧变窄
B、右侧变窄
C、左侧变窄
D、宽度变窄
答案:C
分析:左侧变窄: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车行道或路面狭窄情况,遇有来车应予减速避让。设在双车道路面宽度缩减为6 m以下的路段起点前方。
2、驾驶人在观察后方无来车的情况下,未开转向灯就变更车道也是合理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没车也得开转向,基本的交通规则啊!
3、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灭失、丢失或者损毁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居住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补领、换领。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本题答案:错误,此题错误在【向居住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补领、换领】正确答案为向居住地或暂住地居住一年以上的车辆管理申请补领、换领。【难题】
4、这属于哪一类标志?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
D、指路标志
答案:B
分析:图为禁止小客车通行的标志所以是禁令标志。
5、机动车在紧急制动时ABS系统会起到什么作用?
A、切断动力输出
B、自动控制方向
C、减轻制动惯性
D、防止车轮抱死
答案:D
分析: “防抱死刹车系统”看名字就大概知道了。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安全刹车控制系统。没有安装ABS系统的车,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来不及分步缓刹,只能一脚踩死。这时车轮容易抱死,加之车辆冲刺惯性,便可能发生侧滑、跑偏、方向不受控制等危险状况。而装有ABS的车,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在一秒内可作用60至120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因此,可以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轮胎不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加大了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
6、机动车驾驶人被处以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经满分学习、考试合格且罚款已缴纳的,记分予以清除,无需等暂扣期限届满,就可以发还机动车驾驶证。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经满分学习、考试合格且罚款已缴纳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人同时被处以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在暂扣期限届满后发还机动车驾驶证。
7、行车中水温报警灯亮,下列可能是其原因的是?
A、缺少润滑油
B、指示灯损坏
C、.缺少冷却液
D、冷却液过多
答案:C
分析:冷却液过少才会导致发动机水温过高
8、驾驶人有下列哪种违法行为一次记1分?
A、驾驶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
B、驾驶载货汽车载物超过最大允许总质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C、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D、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机动车驾驶人未按规定系安全带的
答案:D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分:(一)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二十的;(二)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会车,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不按规定倒车、掉头的;(三)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四)驾驶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的;(五)驾驶机动车载货长度、宽度、高度超过规定的;(六)驾驶载货汽车载物超过最大允许总质量未达到百分之三十的;(七)驾驶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八)驾驶擅自改变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载货汽车上道路行驶的;(九)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机动车驾驶人未按规定系安全带的;(十)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的。
9、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尽可能避免与其他车辆长时间并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长时间与其他车辆并排行驶,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车速较快,邻道车辆发生突发情况,很容易引发事故以及被事故所波及。本题描述正确。
10、在路口看到这种信号灯亮时,怎样做是正确的?
A、开启近光灯告知直行车辆停车让行
B、开启转向灯提示直行车辆减速让行
C、尽快从直行车前方直接向左转弯
D、不能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通行
答案:D
分析:图中我们的车是左转,不能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通行。
11、图中机动车驾驶人事故逃逸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被记12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驾驶人记12分并且吊销驾照。
12、这个标志的含义是告示前方是塌方路段,车辆应绕道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警告标志注意施工。用以告示前方道路施工,车辆应减速慢行或绕道行驶。该标志可以作为临时标志支设在施工路段以前适当位置。
13、驾驶机动车在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遇相对方向来车时怎样行驶?
A、减速靠右行驶
B、借非机动车道行驶
C、紧靠路边行驶
D、靠路中心行驶
答案:A
分析:我们国家都是靠右行驶的,所以要尽快靠右避让
14、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错过出口时,如果确认后方无来车,可以倒回出口驶离高速公路。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错过出口时,应在下一个出口出去,不能倒回。
15、申请增加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的,应当在本记分周期和申请前最近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已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申请增加准驾车型的,应当在本记分周期和申请前最近一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申请增加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的,已取得驾驶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资格一年以上。
16、以下选项中,车辆盲点监测系统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A、ACC
B、BSD
C、FCW
D、AEB
答案:B
分析:BSD盲区监测英文全称BlindSpotDetection,简称BSD或盲区监测系统。通过毫米波雷达在车辆行驶时对车辆后方两侧盲区进行探测,如果有其他车辆进入盲区范围内,会在后视镜或者指定位置对司机进行灯光提示和蜂鸣器报警,从而告知司机何时并线的最好时机,大幅降低因并线发生交通事故。
17、这个路段可以在非机动车道上临时停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这个是非机动车道,当然不能占道,不然人家骑车的怎么过去。
18、遇到图中所示的情景,怎样做才正确?
A、借左侧车道超越校车
B、变换远近光灯催促校车离开
C、停在校车后面等待
D、鸣喇叭催促校车离开
答案:C
分析:校车在道路上停靠时,与校车同一车道的后方及相邻机动车道上的车辆就得停车等待,其他车道上的机动车也应减速通过。
19、如图所示,A车的行为是正确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驶离高速公路时,应当提前将车驶入减速车道,并及时减速,图中A车的行为是错误的。
20、累积记分满12分的,不得再处理其他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记录。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二起以上交通违法行为应当予以记分的,记分分值累积计算。 机动车驾驶人可以一次性处理完毕同一辆机动车的多起交通违法行为记录,记分分值累积计算。累积记分未满12分的,可以处理其驾驶的其他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记录;累积记分满12分的,不得再处理其他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记录。
21、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同方向两条机动车道左侧车道行驶,应保持什么车速?
A、110公里/小时~130公里/小时
B、100 公里/小时~120公里/小时
C、90 公里/小时~110公里/小时
D、60 公里/小时~120公里/小时
答案:B
分析:100-120是正确的,130超速了,60太慢了,90是右边车道(三条道时是中间车道)
22、年满70岁的驾驶人发生责任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在本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机动车驾驶人按照本规定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换领机动车驾驶证时,应当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审验。持有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驾驶人,应当在每个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分记录的,免予本记分周期审验。持有第三款规定以外准驾车型驾驶证的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同等以上责任未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本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发生责任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在本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机动车驾驶人可以在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地方参加审验、提交身体条件证明。
23、驾驶人连续驾驶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答案:A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二条 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应停车休息,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
24、如图所示,这这种情况下只要后方、对向无来车,可以掉头。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因为是虚线,可以变道、超车、掉头,只要注意对向无来车,当然也要观察后面有没有车。
25、假如您在高速公路上不小心错过了准备驶出的路口,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A、紧急刹车,倒车至想要驶出的路口
B、继续前行,到下一路口驶离高速公路掉头
C、在应急停车道上停车,等待车辆较少的时候再伺机倒车
D、借用应急车道进行掉头,逆向行驶
答案:B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200元处罚、一次性记12分。所以应该继续向前行驶,寻找下一个出口。
Copyright © 2025 驾考 版权所有